动物也会报复?当然!动物也和人一样有感官知觉。
而且他们的报复手段可多了,并且让人出乎意料。但是动物的这种报复行为是怎么样产生呢?这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知道结果罗!
骆驼的报复心态
骆驼给人的印象就是背着一大堆的货物包袱等,被主人牵着走在炙热的沙漠,他们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看似温驯好欺负,但是你或许不知道,骆驼是一种有着强烈报复心态的动物。他如果遭到主人的虐待,就会记住这次的伤害,然后找寻机会报复她的主人。
在沙地阿拉伯有一个油坊的老板养了一头骆驼。有一次老板生赔了钱,心情不好就对骆驼出气,他用鞭子狠狠的抽打那头骆驼。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夜里,这头挨打的骆驼突然闯入主人的帐篷,冰向着床铺恶狠狠的冲去,大幸的是主人正巧不在家,怒气未消的骆驼还把主人的被子咬破撕碎,又把棚内的餐具摔破踩碎才离开。面对骆驼的报复,阿拉伯人自有一套应对的方法,那就是当自己把骆驼激怒后,便用自己的衣服伪装成人形放在路旁,骆驼误以为这堆衣服是报复的对象便尽情发泄,直到他们怒气全消后,在一旁的主人就不怕骆驼的报复了!
大象的复仇
大象在许多人眼里是温驯的动物,但其实他们爱恨分明,不但记仇,而且还会报复!在印度曾发生一件趣事:一个妇女在窗前做衣服,忽然一只大象伸了鼻子进来。这妇女觉得大象探头探脑的样子很可爱,就用手中的的针扎了一下大象的鼻子。大象急忙缩回鼻子跑掉了。没想到几个月后大象又回来,这一次他可是有备而来的,她在街头的水池吸足了了一鼻子水,来到这个妇女家,把它喷成落汤鸡。那也就算了,大象还把桌上新剪好的布料喷了个乱七八糟,然后扬长而去。
此外,爬行类动物如蛇,也是其中一种记仇的动物。
90年代初,孟加拉南部一个纯子里发生了一件眼镜蛇围攻住宅的事情。原来,几天前这一条村子有一个农民发现眼镜蛇进了家里,就想把它打死,但最终这条被打伤的蛇还是逃脱了。没想到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农民一打开家门就发现成群结队的眼镜蛇包围他家,邻居见状赶快过来帮忙,但时间=眼镜蛇太凶猛,人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从此以后,每天都有50几条蛇成群,惊恐万分的肇事者只能躲在家里。最后,它只能依靠邻居的帮忙,办理那一个村子,才能躲过这一群蛇。
所以啊,人类不完全是万物之灵,不要以为动物没有反抗人类的能力。
2011年3月2日星期三
2011年1月18日星期二
北极熊
北极熊,也可被称为白熊,在北极圈里长大的熊,也是陆上最庞大的肉食动物。北极熊拥有非常的厚实的脂肪及毛发来保暖,所以就算身处于这么寒冷的北极都能安然存活。它们白色的毛发在雪白的雪地上是最好的保护色,北极熊们上岸能走,下水能游,捕捉食物对他们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你们知不知道,我们一直认为北极熊是白色的,其实并不是哦!它的毛发其实是透明的,看起来是白色那是因为阳光折射而产生的效果,白色皮毛可以让北极熊在冰层上悄悄的跟踪并突袭猎物。北极熊的皮毛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毛光滑而长,下层毛短而密,主要能够所著空气并防止水渗入。
小时候的北极熊皮毛是纯白色的,这可以帮助伪装和躲藏敌人,而长大后皮毛就会慢慢转为淡乳黄色。北极熊主要捕食海豹所使用的脂肪物杂质而且十分健康,并且可以预防心脏血管疾病,因此吃再多的海豹油也不会变胖,所以他们每隔4,5天就要吃一只海豹维持健康。然而在不容易捕捉海豹的夏天,北极熊的胆固醇反而会飙高。由于近年来的地球暖化,加上他们的皮毛会把空气锁住,因此北极熊只要稍微移动身体就会过热,很有可能会因为过热而死。
北极熊最喜爱肉食动物,以鱼类为主。北极熊是天生的游泳好手,他们通常可以在离大陆数里的地方出没。他们在陆上的猎食效率也很高,因为他们的奔走速度奇高,甚至比人类更快!北极熊能够的天敌是虎鲸,不过到现在,制造大量废气,造成全球暖化的人类似乎也是北极熊的天敌。
熊的本身庞大而笨拙,全身长着粗厚的密毛;视觉、听力并不敏锐,唯独嗅觉相当好,可闻数百公以外的味道;锐利的爪子,是它主要的武器,适合撕、挖、打斗,加上力气很大,一巴掌就可致人于死。别看它拥肿的身材,但一窜可达三公尺远,打斗起来更是勇猛无比,真是招惹不得的野兽。熊一向独来独往,很少成群结队。交配期间,公熊和母熊会有一个月的时间生活在一起,以后便分开了,母熊去找地方待产,公熊则继续到处流浪。大部分的熊都会爬树,北极熊则是游泳高手;寒带的熊有冬眠的习惯(北极熊除外)。
你们知不知道,我们一直认为北极熊是白色的,其实并不是哦!它的毛发其实是透明的,看起来是白色那是因为阳光折射而产生的效果,白色皮毛可以让北极熊在冰层上悄悄的跟踪并突袭猎物。北极熊的皮毛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毛光滑而长,下层毛短而密,主要能够所著空气并防止水渗入。
小时候的北极熊皮毛是纯白色的,这可以帮助伪装和躲藏敌人,而长大后皮毛就会慢慢转为淡乳黄色。北极熊主要捕食海豹所使用的脂肪物杂质而且十分健康,并且可以预防心脏血管疾病,因此吃再多的海豹油也不会变胖,所以他们每隔4,5天就要吃一只海豹维持健康。然而在不容易捕捉海豹的夏天,北极熊的胆固醇反而会飙高。由于近年来的地球暖化,加上他们的皮毛会把空气锁住,因此北极熊只要稍微移动身体就会过热,很有可能会因为过热而死。
在冬天,北极熊又会以惊人的耐力连续几小时在冰盖的呼吸孔旁等候海豹,全神贯注,一动不动,犹如雪堆般,并会用掌将鼻子遮住,以免自己的气味和呼吸声将海豹吓跑。当千呼万唤的海豹稍一露头,“恭候”多时的北极熊便会以极快的速度,朝着海豹的头部猛击一掌,可怜的海豹尚未弄清发生了什么事情,便脑花四溅,一命呜呼。
北极熊最喜爱肉食动物,以鱼类为主。北极熊是天生的游泳好手,他们通常可以在离大陆数里的地方出没。他们在陆上的猎食效率也很高,因为他们的奔走速度奇高,甚至比人类更快!北极熊能够的天敌是虎鲸,不过到现在,制造大量废气,造成全球暖化的人类似乎也是北极熊的天敌。
2010年12月24日星期五
长毛象与文明灭绝──永冻层下的秘密
长毛象属名猛犸象(猛玛象),源自俄罗斯的古字玛莫特,原意是“地下潜伏的事物“,成年长毛象身高3.5至4.5公尺,体重约6000至7000公斤,皮下脂肪和皮上浓密绒毛层皆厚达十公分,绒毛层之外还披覆长毛层,毛色呈黑色或深棕色,长度约有50〜70公分,长毛象以此得名。猛犸象中最为世人熟知的,就是生活于寒带冰原的长毛猛犸象,又称长毛象,外表披着长毛,因而称为长毛象。长毛象的体型和现代的非洲象相似,但具有一身的长毛,头部前额高耸,门齿卷曲呈缠绕状,臼齿齿板数较多且密集等主要特征,为草食性的动物。
1万8000年前,靠近北极圈的极寒地带,1头约40岁的长毛象---尤卡吉尔(尤卡吉尔),死亡后长眠在极地永冻土的冰封中。二○○二年,这只长毛象意外被人发现,部分遗骸重见天日,2005年首度离开西伯利亚,在日本爱知博览会与世人见面。今年7月,这头长毛象到台湾展出,还有一头小长毛象遗骸同行,这也是小长毛象全球首度曝光。
长毛象标本
这两头长毛象,大的是成年的“尤卡基尔(尤卡吉尔)“,出生在1万8000年前,死时约40岁,是1头雄性长毛象,象头和象牙重219.5公斤,象牙长达3.1公尺。左前脚高118公分,重64.8公斤,当年挖出时象头和左前脚几乎完整2005年在日本的爱知博览会更造成轰动此次展出的化石,包括当年出土的。象头和左前脚:象头带有两支弯曲大牙,前脚掌部分的皮肤看起来还有弹性,并且可见到茶色的象毛。
亲子象小长毛象“欧米亚空“(Oymiakon)2004年8月出土,出生于3万年前,是约一岁多的雌象,这次来台是全球首度曝光。科学家则尝试从它身上寻找基因,试图重新复制这种史前巨兽。
长毛象大约出现在400万年前的非洲,然后慢慢传播到欧洲和亚洲各地。更于180万年前左右,穿过了白令海峡迁移到北美洲。换句话说,猛犸象有很多种类,有北方型的寒带猛犸象,但也有南方型的温带猛犸象。北方型的猛犸象,体型比较巨大,有的肩高约可达四公尺半以上,南方型的猛犸象体型较小,如台湾猛犸象的肩高可能只有三公尺。亚洲象,非洲象及猛犸象,在更新世(10万到1万年前)时三种大象都同时存在,但猛犸象在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时(约1万2千到9千年前)神秘的从地球消失灭绝了。
学界对于长毛象的灭绝大概有两种推断,其一是因冰河时期结束,气候遽然的变化使得栖息地环境的改变等,双重的变化让它们无法适应而灭绝;其二是人类的过度猎杀使得猛犸象消失。这个问题在2005年9月22日至25日于美国南达科塔州的温泉村,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象类会议中,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热烈的讨论,会中出现了一个折衷的说法,认为因气候的剧变使得长毛象濒临绝种,而人类的猎捕,让仅存的一些巨兽走入了历史,而造成了长毛象的灭绝。
近年来由西伯利亚广大冻原上偶而会发现长毛象的骨骸,甚至有些骨骸上还残留有毛皮,肌肉,内脏等柔软组织,只是或因长毛象死亡时尸体被食腐动物啃咬,或因解冻露头时被啃咬,冲刷等原因,很难发现完整的整付骨骸。这些出土的“冷冻“长毛象,和消化道中的最后一餐,及毛发中夹带的花粉,让世人有机会更进一步的了解它们及当时的环境和生态。
在更新世的后期,人类大量出现,这些石器时代的人,经常猎杀猛犸象,以食其肉。在许多石器时代的洞窟中,遗留有猛犸象的壁画,画得非常逼真。
2010年12月22日星期三
P E N G U I N
企鹅是一种翅膀已退化成鳍以双脚行走而不会飞的鸟,在演化的过程中,翅膀已特化为强而有力的鳍,使企鹅可以每小时1km以上的速度在水中游泳。但它确是潜水与游泳高手,喜歡用它们那雪白的肚子在斜坡上滑冰。群居动物以小鱼及小虾及贝类为主要食物,在繁殖时期会回到出生地交配与产卵孵育,目前主要分布于南极、亚南极地区。而企鹅的天敌相当多,故数量上无法与一般哺乳类动物相抗衡,其天敌包括有海豹、杀人鲸与海鸥等等。生物分类属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企鹅目企鹅科,种类而言在目前世界上共约17种。企鹅又叫「不会飞的海鸟」,属企鹅目企鹅科,全世界目前共有十七种,全分布在南半球沿岸的冷洋流区,北半球并没有企鹅ㄛ。而实际上真正居住在南极大陆的只有两种企鹅,其余不同种类的企鹅绝大部分是分布在南半球的各个岛屿及其沿岸。企鹅是由会飞的鸟类演化而来的,因此早期的企鹅是会飞的呢!古代的企鹅有很多不同的种类,不过绝大部分都已绝种了。
最大的企鹅是南极的皇帝企鹅,高130公分,重30公斤,最小的是澳洲的迷你神仙企鹅,高35公分,重0.8公斤,因此每只成年企鹅都是历经众多危机才能长到成年。企鹅全身长满柔软的羽毛,它们的羽毛前端弯曲,如屋瓦般层层重叠,有防水功能;羽毛下面并长有绒毛,如同是内衣的功用。这双重构造,兼具防水、保温的作用;同时它们具有丰富的皮下脂肪,因此可适应南极圈天寒地冻的生活环境。
刚孵出的雏企鹅,身上长着松松的绒毛,这时候它们的身体还没完全发育好,不能自己调节体温,所以必须紧靠着亲鸟才能保持温暖。经过数周之后,幼企鹅逐渐成长,食量也愈来愈大,只靠一只亲鸟出海觅食,根本喂不饱它们。这时亲鸟会把幼鸟集中在一起,形成庞大的幼鸟群,由几只企鹅保姆负责照顾,好像人类的小孩在上托儿所一样,然后双亲们再一起出海寻找食物。
觅食回来之后,亲鸟会凭着叫声以及脸上的特征分辨出自己的幼鸟,而且幼鸟同样也能分辨自己的亲鸟,所以亲鸟才能够把食物喂给自己的幼鸟吃。如果是别的小企鹅跑过来讨东西吃,那大企鹅不但不会喂它,有时还会把那只「认错父母」的小企鹅连啄带追地赶回去!幼鸟长大后,开始进行换毛。这时身上膨松的绒毛会慢慢掉落,而长出和亲鸟一样细密重叠的羽毛,通常换毛的过程,会持续二个星期。换完羽毛的小企鹅就开始自己下海觅食了。在幼鸟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其他海鸟的攻击,此外冰雪融化形成的洪水或是暴风雪等天灾也会造成小企鹅的伤亡,所以并不是每只小企鹅都能够顺利长大。通常能够顺利长大为成鸟的企鹅,大约只有全部蛋数的三分之一而已。
企鹅终生实行一夫一妻制。求偶的时候,雄企鹅们纷纷伸长脖子仰天高声歌唱,一边不断地舞动翅膀以吸引雌企鹅。企鹅一年只产一~三个蛋,随种类而有所不同。例如皇帝企鹅和王企鹅的雌鸟,每年只生一个蛋,它们不筑巢,雄企鹅把蛋挟放在两脚上,再用充满脂肪的腹部覆盖在上面,就这样站着孵蛋,大约要六十天才能孵出雏企鹅来。这期间雄企鹅往往不吃不喝,相当辛苦。因此,每次孵完蛋后,雄企鹅会减轻约百分之三、四十的体重,这也是有些企鹅并不每年产卵的原因。至于雌企鹅在生蛋之后,立刻回到海上去补充营养,如果雏鸟孵出来之后,雌企鹅还没回来,雄企鹅便会把胃中的分秘物喂给雏鸟吃;等雌企鹅回后,就马上接替照顾幼儿的工作,换雄企鹅回到海上补充食物。等雄企鹅返回后,再一起轮流照顾幼鸟。
每当繁殖季节,企鹅会集体回到出生的陆地上筑巢,数量有时高达数百万只,非常可观。因此,有时常常为了争夺领域范围而争吵不休,宏亮粗哑的叫声非聒噪。有些企鹅在洞穴里筑巢,有的则在地面浅坑上石头为巢。这些石头不但可以防止蛋滚出去,而且还能够避免蛋跟冰冷的地面直接接触;企鹅常常会因争取石头而大打出手!
2010年12月13日星期一
叮叮当~叮叮当~铃声多响亮~~
每每到了年底,又是麋鹿拉着雪橇,载着圣诞老公公去上班的时候了...
偷偷告诉你,知识报最爱圣诞节了,除了有圣诞礼物,圣诞大餐,还有哪悅耳祥和的圣诞歌,可惜已经没办法穿着毛衣在寒冷的冬天过圣诞了, 哭哭!
说到圣诞节,圣诞老公公的好伙伴-麋鹿,拉着雪橇,载着圣诞老人飞奔在空中,到处发送礼物!
可是,现实中麋鹿真的会飞吗?当然你可以保持最有童真的想法,相信麋鹿和圣诞老人会飞...
麋鹿非常强壮,并且适应性很强,他能在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安然过冬;在野外则可以栖息在很多不同形态的环境里,包括浓密的丛林,沼泽地及溪流四周,又或者宽阔的森林地区。但是典型麋鹿的栖息地则是具有丰富水源及植物的地区。
麋鹿是鹿科中最高大的成员,最高的可达2.25公尺!麋鹿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北部森林,欧洲和俄国都可以找到麋鹿们。雄性麋鹿的体积比雌性大得多,重量可达到典型母鹿重量的两倍。刚知识报在搜寻资料的时候 ,正奇怪怎么照片里的麋鹿没长角,原来为了易于辨识性别,都只有公鹿会长角,而每对鹿角伸展开来可达1.2至1.5公尺,而每一只公鹿的角的形状都是独一无二的。发育成熟的公麋鹿角在每年冬天都会脱落一次,去而代之的是更大的角!
麋鹿的视力不好,但它敏锐的听觉和嗅觉弥补了这一个缺陷。它们是跑步健将,最快速度能达到每小时56公里。它们也是游泳健将,能潜下到相当深的地方。这是因为麋鹿的鼻子有瓣膜组织,一旦潜入水下,瓣膜就会密封起来。
麋鹿的主要的两个捕食者是熊和狼,但更多的麋鹿成了人类贪婪的牺牲品,因为它是狩猎人的相当理想的赚钱目标。麋鹿所面临的另一种威胁是相当令人吃惊的,就是「白尾鹿」,这种鹿带有一种称为「麋鹿病」的疾病,这种病对麋鹿来说是致命的。其他致使麋鹿死亡的原因包括与其他动物的争夺草料,或者与人类的车辆相撞致死。
一首耳熟能详的圣诞歌曲。。当然少不了可爱的麋鹿咯~~
一首耳熟能详的圣诞歌曲。。当然少不了可爱的麋鹿咯~~
Ru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 had a very shiny nose
And if you ever saw it, you would even say it glows
All of the other reindeer used to laugh and call him names
They never let poor Rudolph join any reindeer games
And if you ever saw it, you would even say it glows
All of the other reindeer used to laugh and call him names
They never let poor Rudolph join any reindeer games
Then, one foggy Christmas Eve,
Santa came to say,
"Rudolph, with your nose so bright,
Won't you guide my sleigh tonight?"
Santa came to say,
"Rudolph, with your nose so bright,
Won't you guide my sleigh tonight?"
All of the reindeer loved him,
As they shouted out with glee
Ru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
You'll go down in history
As they shouted out with glee
Ru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
You'll go down in history
You'll go down in history
2010年12月9日星期四
无声无息的杀人者——蛇
世界上栖息的蛇多达2700多种,其中有毒的约600到800种。根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被毒蛇咬过的人次约有100万,其中约有3到4万人死亡:这些事件大多数发生在南非和亚洲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原本就是大多数蛇类的分布区域。
* 可怕的蛇毒
蛇毒的主要成分是可以被酶分解的蛋白质,大致可分为出血毒和神经毒。不过虽然理论上大部分的蛇毒在经过加热之后会被破坏,但是只要身上有一点点的伤口,蛇毒还是可能蔓延到全身。
* 会让神经麻痹的神经毒
神经毒会伤及呼吸中枢等神经系统,被咬到的地方与出血毒比较不痛但是毒性较强。主要的症状有血压降低、头痛(同时伴随晕眩的感觉),视力和听力减退,肌肉僵硬以及失去意识,最重要的会因呼吸困难导致死亡。以眼镜蛇和海蛇为代表。
* 非常痛的出血毒
被这类毒蛇咬到的地方会非常痛而且一直流血,然后周围渐渐肿胀,最后导致出血情况越来越严重。血液里的白血球和红血球数量减少的话,抗菌力就会下降,因而形成二次感染。严重的话会引起口、鼻、眼和内脏等出血,呼吸困难然后死亡。以百步蛇和响尾蛇为代表。
* 区分毒蛇的办法
一般而言毒蛇的头是三角形的,这是因为毒蛇的头后方有毒腺,所以略微膨大的缘故。但是三角形的头不能作为绝对的标准,有些毒蛇的头型也是圆的。除了头形,还有垂直的瞳孔、一对大毒牙、眼睛和鼻子之间有连在一起的皱纹等,都是帮助辨认毒蛇的特征。
被无毒的蛇咬伤时大多会留下马蹄状的痕迹,虽然感到疼痛但是不见得会红肿;不过因为蛇的牙齿上有细菌会侵入人体,所以还是要赶紧就医,并记住蛇的外观提供给医生作为治疗参考。
(内容选自《原始丛林大冒险》)
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
壁虎
以上的动物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吧?它就是常常在我们家的墙壁以及天花板上爬来爬去的壁虎。
大家有没有发现到壁虎不会在白天出现?因为它是夜行性动物的关系,白天都躲在角落睡觉,晚上才出来觅食。
不知道大家看到壁虎会有什么反应呢?反感?厌恶?恨不得用橡皮筋射它?其实我们应该善待它哦。它主要捕食蚊子、苍蝇等等对我们有害的小昆虫,所以壁虎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呢!
能够爬树的动物不少,例如雨蛙和树蛙等等,它们爬树是靠前指、后趾尖吸盘里的分泌物增加和树之间的黏合力。
而壁虎显然比它们更胜一筹,它除了能爬树,还能在光滑的墙壁和玻璃上爬行。这是因为它的前指、后趾与雨蛙、树蛙的构造不一样。
它的指和趾上,都在褶皱状的瓣膜上形成了一条条深沟,以增加指和趾与光滑的攀爬面之间的摩擦力。这些瓣膜还有吸附的作用,能把身体紧紧地吸附在攀爬面上。因此它能够在光滑的表面自如地爬来爬去。
壁虎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本领,那就是当它遭到捕杀时,尾巴就会自动断掉,以使敌人感到混淆并趁机逃跑。
壁虎断掉的尾巴离体后,里头的神经还没有马上失去作用,所以尾巴会摆动一阵子才会完全静止(PS:我看过,那尾巴毫无方向感的乱摆,非常吓人哦!)。壁虎的尾巴断掉后,不就没有尾巴了?别担心,它的新尾巴很快就会长出来。到时候,它又能摇着尾巴向你打招呼了 =P (壁虎:我又不是狗……)
大家有没有发现到壁虎不会在白天出现?因为它是夜行性动物的关系,白天都躲在角落睡觉,晚上才出来觅食。
不知道大家看到壁虎会有什么反应呢?反感?厌恶?恨不得用橡皮筋射它?其实我们应该善待它哦。它主要捕食蚊子、苍蝇等等对我们有害的小昆虫,所以壁虎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呢!
能够爬树的动物不少,例如雨蛙和树蛙等等,它们爬树是靠前指、后趾尖吸盘里的分泌物增加和树之间的黏合力。
而壁虎显然比它们更胜一筹,它除了能爬树,还能在光滑的墙壁和玻璃上爬行。这是因为它的前指、后趾与雨蛙、树蛙的构造不一样。
它的指和趾上,都在褶皱状的瓣膜上形成了一条条深沟,以增加指和趾与光滑的攀爬面之间的摩擦力。这些瓣膜还有吸附的作用,能把身体紧紧地吸附在攀爬面上。因此它能够在光滑的表面自如地爬来爬去。
壁虎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本领,那就是当它遭到捕杀时,尾巴就会自动断掉,以使敌人感到混淆并趁机逃跑。
壁虎断掉的尾巴离体后,里头的神经还没有马上失去作用,所以尾巴会摆动一阵子才会完全静止(PS:我看过,那尾巴毫无方向感的乱摆,非常吓人哦!)。壁虎的尾巴断掉后,不就没有尾巴了?别担心,它的新尾巴很快就会长出来。到时候,它又能摇着尾巴向你打招呼了 =P (壁虎:我又不是狗……)
2010年11月18日星期四
世界上最大最坚实蜘蛛网
我知道我知道,很多小朋友一看到“蜘蛛”这个字眼,就不敢再往下看了。放心吧,这次说的不是蜘蛛,我也不会放上骇人的蜘蛛图片,我要说的只是蜘蛛的网而已啦。
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最坚实的蜘蛛网在哪里吗?不是啦,不是在周星驰那套《西游记》里,也不是在《蜘蛛侠》里……而是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Madagascar)。
波多黎各大学动物学家因吉-阿格纳尔森(Ingi Agnarsson)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马达加斯加岛发现了一种新蜘蛛种类——达尔文吠蛛(Darwin's bark spider),而这种蜘蛛织出的蛛网宽度达81英尺(约25米),相当于两辆巴士的长度。
这么大张的网,绝对不是只出现在电影里而已哦。
这张网好厉害,竟横跨两岸!织网的蜘蛛真是“神乎奇技”啊!
要织出如此巨大的网,蛛丝得要够坚实才行。阿格纳尔森说:“坚实意味着可以在断裂前吸收能量,也是强度和弹性完美结合的产物。”达尔文吠蛛的蛛丝“大概相当于钢筋强度,但又比钢筋坚实,因为它也具有伸展性。”。
据说达尔文吠蛛具有一项独特的本领使它们能织出全世界最大最坚实的网,可是科学家们暂时还不想透露是什么本领。我个人觉得那本领是什么一点都不重要,蜘蛛的努力不懈、坚韧执著的精神才是我们必须学习的。
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最坚实的蜘蛛网在哪里吗?不是啦,不是在周星驰那套《西游记》里,也不是在《蜘蛛侠》里……而是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Madagascar)。
波多黎各大学动物学家因吉-阿格纳尔森(Ingi Agnarsson)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马达加斯加岛发现了一种新蜘蛛种类——达尔文吠蛛(Darwin's bark spider),而这种蜘蛛织出的蛛网宽度达81英尺(约25米),相当于两辆巴士的长度。
这么大张的网,绝对不是只出现在电影里而已哦。
这张网好厉害,竟横跨两岸!织网的蜘蛛真是“神乎奇技”啊!
要织出如此巨大的网,蛛丝得要够坚实才行。阿格纳尔森说:“坚实意味着可以在断裂前吸收能量,也是强度和弹性完美结合的产物。”达尔文吠蛛的蛛丝“大概相当于钢筋强度,但又比钢筋坚实,因为它也具有伸展性。”。
据说达尔文吠蛛具有一项独特的本领使它们能织出全世界最大最坚实的网,可是科学家们暂时还不想透露是什么本领。我个人觉得那本领是什么一点都不重要,蜘蛛的努力不懈、坚韧执著的精神才是我们必须学习的。
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
袋鼠
let's go to the Zoo.. i can see a kangaroo~~
这首儿歌想必大家都朗朗上口,
袋鼠,让你联想到什么呢?大大的育儿袋,藏着一只小袋鼠,多么温馨!
这首儿歌想必大家都朗朗上口,
袋鼠,让你联想到什么呢?大大的育儿袋,藏着一只小袋鼠,多么温馨!
袋鼠是食草动物,吃多种植物,有的还吃真菌类。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不同种类的袋鼠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罗伊德袋鼠会给自己做巢而树袋鼠则生活在树丛中。大种袋鼠喜欢以树、洞穴和岩石裂缝作为遮蔽物。
所有袋鼠,不管体积多大,有一个共同点:长着长脚的后腿强键而有力。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大多数袋鼠在地面生活,从它们强健的后腿跳越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将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进行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时支撑袋鼠的身体,又能在袋鼠跳跃起帮助袋鼠跳得更快更远。
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在受精 30-40 天左右出生,非常微小,无视力,少毛,生下后立即存放在袋鼠妈妈的保育袋内。直到 6-7 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学习生活。一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但仍活动在妈妈袋鼠附近,随时获取帮助和保护。袋鼠妈妈可同时拥有一在袋外的小袋鼠,一在袋内的小袋鼠和一待产的小袋鼠。
小袋鼠长到四个月的时候,全身的毛长齐了,背部黑灰色,腹部浅灰色,显得挺漂亮。五个月的时候,有时候,小袋鼠探出头来,母袋鼠就会把它的头按下去。小袋鼠越来越调皮,头被按下去,它又会把腿伸出来,有时还把小尾巴拖在袋口外边。有时候,这么大的小袋鼠也会在育儿袋里拉屎撒尿,母袋鼠就得经常“打扫”有几袋的卫生:它用前肢把袋口撑开,用舌头仔仔细细地把袋里袋外舔个干净。小袋鼠在育儿袋里长到七个月以后,开始跳出袋外来活动。可一受惊吓,它会很快钻回到育儿袋里去。这时候的育儿袋也变得像橡皮袋似的,很有弹性,能拉开能合拢,小袋鼠出出进进很方便。
最后,小袋鼠长到育儿袋里再也容纳不下了,它只好搬到袋外来住。可它还得靠吃妈妈的奶过日子,就把头钻到育儿袋里去吃奶。
在野外,袋鼠主要吃各种杂草和灌木;到了动物园里,喂它们的饲料有干草、胡萝卜、蔬菜、苹果、饼干和黑豆,食物种类多,营养也就丰富,在吃食方面也很讲究。美国芝加哥动物园里,曾经发生过一件怪事:那儿有52只大袋鼠,突然在一年之内病死了49只!他们赶紧请专家来“会诊”,动物学家研究了袋鼠的饲料,发现草料中缺少钙和一些矿物质,这正是袋鼠生活中所必需的。于是,他们给袋鼠增加了合矿物质丰富的苜蓿、燕麦和各种蔬菜。没出一个月,剩下的三只大袋鼠就恢复了健康。
kangaroo这名字到底怎么来的呢?
据说,有个船长本克斯发现四只这样的野兽。本克斯的猎狗去追赶其中两只,可是它们很快跳进长得很高的草丛里,狗雅以追赶,结果让它们跑掉了。据本克斯先生观察,这种动物不像一般兽类那样用四条腿跳,而是像跳鼠一样,用两条后腿跳跃。”
有趣的是,由于他们对这种前腿短、后腿长的怪兽时感到非常惊异,就问当地的土著居民怎样称呼这种动物,土人回答:“康格鲁(kangaroo)”。于是,“康格鲁”便成了袋鼠的英文名字,并沿用至今。可是人们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堪加鲁”在当地土语中是“不知道”的意思。
2010年11月9日星期二
吃尽黑白两道的熊猫
“姐姐,我们去动物园看猫熊好不好?”
“猫熊?是熊猫吧?”
“可是电视节目说的是猫熊也。。”
熊猫?猫熊?到底是熊猫还是猫熊呢?
无论如何.世界上没有像猫熊这种愈观察愈觉得可爱有趣的动物。坐下来休息或采食鲜笋时那种独特的可爱姿态,以及黑白对比的毛色在动物中更是罕见。长大后的猫熊仍然天真可爱而淘气贪玩,这种自己玩乐的习性,在动物中视非常罕有的。
猫熊很像熊,因此以前认为他和熊一样也要冬眠,但现在根据自然生态调查的结果,好像并不需要冬眠。除了交配期找寻配偶外,猫熊都是过着孤独的生活。通常随着气候的转变,在山地的高处与低处之间进行季节性的迁移。
猫熊是杂食动物。它们吃的食物有50多种,但以少数几种细小的箭竹为主,尤其爱吃这些竹子的笋和比较嫩的茎叶。另外,它也吃菖蒲、番红花、枸杞等植物。有时候,它还吃鼠、蛇、鱼、昆虫等小动物,但只是偶尔碰上了才抓来吃,并不特意去捕捉。不过,有时它也会大摇大摆地闯入居民住宅,偷吃食物。 2004/01/12中广新闻网也有报导说「四川山民指猫熊偷吃蜂蜜、肉骨头」呢!
“猫熊?是熊猫吧?”
“可是电视节目说的是猫熊也。。”
熊猫?猫熊?到底是熊猫还是猫熊呢?
无论如何.世界上没有像猫熊这种愈观察愈觉得可爱有趣的动物。坐下来休息或采食鲜笋时那种独特的可爱姿态,以及黑白对比的毛色在动物中更是罕见。长大后的猫熊仍然天真可爱而淘气贪玩,这种自己玩乐的习性,在动物中视非常罕有的。
猫熊很像熊,因此以前认为他和熊一样也要冬眠,但现在根据自然生态调查的结果,好像并不需要冬眠。除了交配期找寻配偶外,猫熊都是过着孤独的生活。通常随着气候的转变,在山地的高处与低处之间进行季节性的迁移。
猫熊吃竹子的姿态最为可爱,其独特坐姿特别称之为“猫熊坐法”就是将双脚伸到身体前面,与其说是臀部着地,不如说是以腰部的下端接触地面,稍微将上躯体向前倾斜而坐,然后用一只前脚握住竹茎,再把竹子从侧面伸进嘴里。一般草食动物是不会用脚紧握住想吃的植物,然后才送到囗里,即使是肉食动物也很少具有上述的取食动作,猫熊这种取食动作很可能是以竹子为主食之后,才逐步发展出来的习性。
猫熊是杂食动物。它们吃的食物有50多种,但以少数几种细小的箭竹为主,尤其爱吃这些竹子的笋和比较嫩的茎叶。另外,它也吃菖蒲、番红花、枸杞等植物。有时候,它还吃鼠、蛇、鱼、昆虫等小动物,但只是偶尔碰上了才抓来吃,并不特意去捕捉。不过,有时它也会大摇大摆地闯入居民住宅,偷吃食物。 2004/01/12中广新闻网也有报导说「四川山民指猫熊偷吃蜂蜜、肉骨头」呢!
猫熊属于「食肉目」「猫熊科」,猫熊科只有这一种动物,猫熊虽是食肉目动物,但它以吃素为主,体型比较大;外型像熊;脑袋又圆又大,像猫,因此就得到了猫熊这个名称。它的毛色黑白相间,主要居住在竹林中,所以人们又叫它「花熊」或「竹熊」。
由于猫熊既怕寒冷又怕酷暑,湿润的高山林区成了它们理想的栖息场所。猫熊的巢在树洞里,树洞冬天暖和夏天凉快,可以挡风可以遮雨,是猫熊喜欢的家。 !
猫熊是一种性情温和的动物,它们喜欢独居,平时也是独来独往,互不搭理。公猫熊的生活范围很窄,不超过1 平方公里,常和其它猫熊的范围相叠。母猫熊的生活范围更小,只有0.15平方公里,它们会阻止其它母猫熊进入自己的领地。
为什么常常在睡眠不足的时候,大家都会说:“看看你那熊猫眼!”
黑框眼睛的熊猫很可爱吧?!
2010年11月3日星期三
啊!是大猩猩!!
这一次的动物趣,我们来谈猩猩。说到猩猩啊,知识报姐姐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一件趣事,前几天,知识报姐姐和小学同学一起到马六甲动物园游玩。马六甲的动物园有点半开放,任和动物都可以近距离接触。当我们走到猩猩区,看到护栏旁围着一大群的游客,我们当然也不甘示弱上前去凑热闹!只见两只猩猩伸出手来向游客们讨吃的,结果啊,一群顽皮游客抛了一支瓶装汽水给猩猩,只见猩猩利落的接下汽水,蹦蹦跳跳的回到他的家,转开盖子,更爆笑的事情接踵而来。只见她优雅的从身边抓了根吸管,放进瓶子里喝汽水,慢慢的享用着他的汽水,游客们都它的聪明笑死了!难怪人家说,人类是从猩猩进化而成的。
黑猩猩是猿类中的佼佼者,普遍被认为是最聪明以及最像人类的。黑猩猩可分为两种:一般黑猩猩和小黑猩猩。小黑猩猩的毛发通常比较黑、手臂和脚比较长,以及身体也比较纤细。它们待在树上的时间比黑猩猩长,而且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配,这在非人类的灵长类中是十分特殊的。它们经常交配以减少在社群中的压力,和人类一样,性交是一种娱乐的行为。一般黑猩猩是群居的动物,居住在松散、范围广大的团体中,成员约25 到60 名。黑猩猩宝宝在3 岁时就和成人一样强壮,但它们仍继续哺乳至4 或5 岁。肢体接触是黑猩猩行为中重要的一部份,为同伴理毛可减缓威胁和侵略带来的压力。成年黑猩猩并不遵行一夫一妻制,母黑猩猩终其一生通常都与不同的公黑猩猩交配。黑猩猩可以用两脚直立走路长达1 公里,而且与人类一样,黑猩猩到了老年会秃头,毛发也会变成灰白。
附上一则感人的猩猩故事
德国北部有一座动物园,里面有一只小猩猩不幸夭折,母猩猩非常难过,继续抱着小猩猩的尸体长达6天,完全不让任何人靠近,母猩猩三不五时就会看看小猩猩有没有活过来,让人看了十分不忍,许多游客也当场落泪。
母猩猩迦纳手里捧着一只3个月大的小猩猩,但是和平常不一样的是,这只小猩猩已经死亡5天了,11岁的母猩猩不放弃希望,她和小猩猩的尸体形影不离,不让任何人靠近,园方也因此无法判定小猩猩的死亡原因,一直到第6天,母猩猩才把小猩猩放下。
大猩猩专家茱莉安米勒指出,「大猩猩绝对可以感受到悲痛,这是毫无疑问的,它们会抱着尸体,好几天后才放弃。」
母猩猩迦纳无法接受小猩猩已经死亡的事实,它把小猩猩放在自己的背上,并且每走几步就回头看看小猩猩是否已经复活,旁观的游客更是感动落泪。园方表示,小猩猩可能是死于先天性的心脏病,但是确切的原因,必须要等到解剖尸体后,才能知道真相。
中名大猩猩(金刚猩猩)
学名GORILLA GORILLA
英名GORILLA
怀孕期250~270天
产 地 非洲中部
食性食物以多汁的植物茎为主食,几乎不猎食其他动物。
特征习性
又名「金刚猩猩」。生长于非洲中部的赤道雨林一带,因地理位置的不同,又分为东部低地大猩猩、西部低地大猩猩和山地大猩猩三个亚种。山地猩猩的毛比较长,雄猩猩成年后,头部会高高的隆起一块,背部的毛转变成银灰色,俗称「银背猩猩」;低地猩猩则无此特征。
Zhōng míng dà xīngxīng (jīngāng xīngxīng) xuémíng GORILLA GORILLA
Yīngmíng GORILLA huáiyùn qí 250~270 tiān
Chǎn de fēizhōu zhōngbù
Shíxìng shíwù yǐ duō zhī de zhíwù jīng wéi zhǔshí, jīhū bù liè shí qítā dòngwù.
Yīngmíng GORILLA huáiyùn qí 250~270 tiān
Chǎn de fēizhōu zhōngbù
Shíxìng shíwù yǐ duō zhī de zhíwù jīng wéi zhǔshí, jīhū bù liè shí qítā dòngwù.
Dictionary - View detailed dictionary
雄性大猩猩平均体长170公分,体重140-180公斤,因脂肪堆积而肩膀宽厚;雌性体长约150公分,体重约100公斤。由于体型过于庞大,平时大多在地面上活动,不常爬树,睡觉时在树上筑巢,巢都是临时建造的,用一次即废弃不用,所以每天都要很勤劳的换新巢。每头猩猩鼻孔四周的「鼻纹」都不相同,类似人类的指纹,终身不变,可作个体识别之用。
Listen
大猩猩虽然体大力大,但一般而言,它们是相当温和、善良、安静的素食主义者(食物以多汁的植物茎为主食,几乎不猎食其他动物),只有受到攻击或围困时,才会捶胸咆哮,变成危险的反抗者,其实这是它们的自卫行为。
大猩猩是一夫多妻的配偶制,通常营单雄(银背)数雌及数头仔猩的小群生活,属父系社会;年轻雄性个体成年后会离开原生族群成为孤独的流浪汉,无法加入别的族群,除非设法拐诱数头母猩自组家庭。
附上一则感人的猩猩故事
德国北部有一座动物园,里面有一只小猩猩不幸夭折,母猩猩非常难过,继续抱着小猩猩的尸体长达6天,完全不让任何人靠近,母猩猩三不五时就会看看小猩猩有没有活过来,让人看了十分不忍,许多游客也当场落泪。
母猩猩迦纳手里捧着一只3个月大的小猩猩,但是和平常不一样的是,这只小猩猩已经死亡5天了,11岁的母猩猩不放弃希望,她和小猩猩的尸体形影不离,不让任何人靠近,园方也因此无法判定小猩猩的死亡原因,一直到第6天,母猩猩才把小猩猩放下。
大猩猩专家茱莉安米勒指出,「大猩猩绝对可以感受到悲痛,这是毫无疑问的,它们会抱着尸体,好几天后才放弃。」
母猩猩迦纳无法接受小猩猩已经死亡的事实,它把小猩猩放在自己的背上,并且每走几步就回头看看小猩猩是否已经复活,旁观的游客更是感动落泪。园方表示,小猩猩可能是死于先天性的心脏病,但是确切的原因,必须要等到解剖尸体后,才能知道真相。
Listen
订阅:
博文 (Atom)